2014年3月6日 星期四

骨震波應用於軟組織損傷

軟組織沾黏的問題,往往與慢性疼痛有著相當程度的關聯性,之前已有專文探討,於此不再多加贅述。 軟組織沾黏-慢性疼痛的起源
在過去,針對頑強的疤痕組織,物理治療師憑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、透過敏銳的雙手觸診、再施予靈巧的手法鬆解,皆可收到不錯的成效;然而在以下情況下,卻也有可能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:

l   損傷的組織太過於深層:小範圍的肌束撕裂傷有些時候隱身於大肌肉群裡面,手法的力量無法直接到達患部,硬捏硬柔的結果,反而造成周邊原本健康的組織受損。例如:股四頭肌、腿後肌群、小腿、三角肌以及肱二頭肌拉傷等。

l   慢性沾黏合併急性疼痛:這個類型的受傷機制,往往與重複性的受傷級及長時間累積的勞損有關;明知道必須把沾黏的組織鬆解開、增加血液灌流,損傷的組織才有可能得到喘息以及修復的機會,但患者卻又往往無法忍受手法所帶來的痛感而拒絕接受治療;除此之外,炎症的控制若非得宜,造成二次傷害的風險亦是存在的。五十肩、媽媽手、網球肘等即為慢性沾黏合併急性疼痛的典型例子。

l   鈣化性肌腱炎:臨床上若確診為鈣化性肌腱炎,傳統的物理治療方式諸如超音波、電熱療等,並沒有太大助益;手法治療、甚至深層振動槍等機械力刺激,更只是徒然增加病灶與周邊健康組織摩擦的機會,導致鈣化的範圍與日俱增的結果。

體外震波有分為"高能量震波"以及"低能量震波"。前者大多採聚焦式原理設計,臨床上較容易有劑量過重以及脫靶的潛在風險;後者相對較為安全,且符合大部分肌肉骨骼系統疾患所需。

體外震波儀若參數設定得宜,可以讓物理治療師更有效率地執行軟組織沾黏破除工作,而病患也可在治療過程中,減少疼痛發生的機率。實際操作上治療師必須定位患部的範圍與深度、計算治療強度/頻率/劑量;施行時更要考慮肌肉與骨骼的相對應關係,採用不同的角度切入,把震波精準的導入到患部,才能收到預期的成效。一般來說,病患在接受完體外震波治療後當下,會有立即性的疼痛舒緩效果;而患部緊繃的感覺,則會在兩至三天後因代謝廢物排除而有所改善。

體外震波與深層振動槍不同,屬於高價治療設備,目前國內健保尚未納入給付項目,患者必須自費接受治療,收費標準則依儀器的不同而有所差異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